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深陷“泥沼” 机床企业分化日益明显

深陷“泥沼” 机床企业分化日益明显

时间:2015-09-01  来源:中国球磨机网  浏览次数:357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

  在经历长长的调整后,中国机床企业分化日益明显。

  长期煎熬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整整四年,机床行业企业从*初的不习惯,到难受,期盼反弹,自救,新常态,可以说虽然目前市场表现上看没有明显的好转,但各自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7月底,在宝鸡召开的**届理事长会议上,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惠仁说,行业主体仍然处于下行区间,并且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几个子行业变化明显,一些之前表现强势的子行业呈现下行趋势。比如前几年相对稳定的工具行业,今年上半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此外一直表现抗跌的金属成形机床今年上半年也开始出现下降态势。

  他强调,自2011年行业下行伊始,中国机床消费市场总量一直在下降,在总量下降的同时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现在看,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并且需求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动化、客户化、换档升级。

  从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2015年1~5月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值同比,即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总额都在下降。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4.3%,利润下降17.8%,库存上升3.5%,订单下降5.9%,其中金切机床利润总额下降*大,行业惟一的亮点是金属成形机床订单在上升。

  今年5月份,中国工业报记者在采访一部分机床行业外资企业的时候,有的表示订单已有稳定增长的迹象,因此对下半年还偏向乐观

  而国内企业的普遍反映依旧是未感知到暖意,对后市复苏持谨慎态度,在备产上也多偏向保守。

  由此可见,除了数据的分歧外,企业之间对市场的判定也出现了分化,而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竞争力的表现。

  我们知道,此次下滑之前的十年,受到国内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拉动,各种投资大量进入机床工具行业,加上不少行业企业纷纷扩张制造能力,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大量新企业不断涌现。有数据表示,到2012年,协会统计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4750家,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制造企业就达到1160家。

  而其中骨干企业有九成左右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大型、重型机床制造领域更是集中爆发区。

  但就在众人习惯了热闹的喧嚣后,市场也似乎达到了顶点,这四年近乎没有反弹地持续下滑。跟中国股民的心思一样,从抱有反弹的侥幸心理,到寄希望国家队的救市,而今的企业面对现下的市场更多的是思考对策,发现细分市场的机会。

  陈惠仁分析认为,行业主体仍然处于下行区间,并且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几个子行业变化明显,一些之前表现强势的子行业呈现下行趋势。比如前几年相对稳定的工具行业,今年上半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此外一直表现抗跌的金属成形机床今年上半年也开始出现下降态势。

  竞争加剧

  虽然大环境并不理想,但在寒流下依旧有善于冬泳的健儿。中国工业报记者发现,2015年1~5月,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增长63.9%。

  民营企业日益活跃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而北京精雕只不过是特别突出的个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2014年全行业主体构成情况,私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行业占比已经接近80%,利润占比超过80%,出口占比接近60%,私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到80%。再看一下从2011年到2014年的数据变化,无论是全行业,还是金属加工、工具量具子行业,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都呈大幅下降趋势,外资企业也在下降,只是幅度较小,个别指标微弱上升,而同一时期,私营企业无论是主营业收入,还是利润总额、企业数量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私营经济已成为机床行业的绝对主体。

  虽然经济主体已经打破了国营、外资和民营的三分天下的平衡,但在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高端市场领域,由于产品竞争力差距悬殊,国内企业只能在市场边缘获得少量订单,大部分行业企业还不具备与国外强手正面交锋的能力。特别是在国防军工等重点用户中,关键零件主要加工工序,国产高端机床工具产品单台应用很少,成线应用更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尽管我们多年来在高端领域开发了大量的新产品,但基本上大多数还处于跟踪模仿的初级阶段,未能获得实质发展并取得面的突破。

  而在中低端市场领域,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的主要特征更多是“同质化”,即参与竞争的产品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别,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价格的比拼。

  可以预见的是,在当前市场需求下降的环境下,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抢夺有效的市场份额,企业之间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2015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广大会员企业的强烈要求,发起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公约》,目前已有600家左右的企业履行了自愿加入《公约》的程序。

  这表明在相互残杀过程中,并没有所谓的获胜者,因为缺乏合适的利润保障,且依靠价格短期迎来的市场并不牢靠。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德、日等国家主要企业针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调整了市场战略,在主导高端市场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市场领域,重点拓展中端市场份额,同时中国台湾企业也借ECFC的政策机遇迅速扩大在大陆市场的份额。这些动态也导致了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走出“泥沼”

  陈惠仁说,四年来受冲击*大的是两个群体,一是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企业,一个是处于行业价值链*低端的小微企业,与此同时,部分民营企业逆势上扬,显示强劲的增长实力,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行业转型调整过程中呈现积极变化。*直接的表现就是行业企业推出新品的力度加大,针对细分客户需求研发的专用机床也日益涌现。从数据看,2014年中国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75.3%,比四年前的64.2%增加不少。

  此外,企业也加大了产品出口的力度,除了普通机床外,中高档机床也陆续有出口订单,2014年出口市场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达到13.9%。更重要的是,行业企业用户意识普遍增强,为重点服领域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

  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竞争无序,这些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似乎走入了发展的“泥沼”,更为让人揪心的是,看不到泥沼的边界

  消息传来,对于市场反弹的预期并不强烈。比如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产销量显著下降,上半年汽车产量增长2.6%,回落6.9个百分点,销量增长1.4%,回落7个百分点,特别是6月份,产销双下降。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一直是机床的大户,消耗了金切机床近一半的产能,而今年的下行比以往更甚。

  而前年和去年表现出众的3C产业,尤其是手机市场也貌似达到了阶段性的顶点。根据国统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手机市场是负增长,同比下降13.6%,未来大幅增长的预期不再。

  当然有力的因素也是显然的,首先《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就明确了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随后工信部开始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并于7月2日确定、公布了2015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相应配套政策的出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提升都具有导向作用,在这一进程中,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工具业,势必会随着需求引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重要的是,经历了四年的下滑,不少的机床制造企业家已经摈弃了追求高速发展的浮躁心理,转而静下心来研究客户需求,强化技术实力,凝固自身实力,而这或许才是真正走出“泥沼”的*大动力。

  中高端市场数控机床领域将是规划的重点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以数控机床为例,我国中低端数控机床产量大,但80%的高端数控机床要进口。“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各国占领制造技术制高点的重点领域,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大而强’的强大驱动力量。”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介绍。 

相关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更多>>视频分享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0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