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深耕细分领域 抛光打磨机器人市场潜力凸显

深耕细分领域 抛光打磨机器人市场潜力凸显

时间:2016-11-19  来源:中国球磨机网  浏览次数:301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15年底共达到160万台,亚洲仍是*大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速达17%,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每万人49个,市场潜力巨大,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大工厂业机器人市场。

  当前,机器人在更多的制造业细分领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打磨、抛光、去毛刺,是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但工序。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市场对抛光打磨机器人的需求越发强烈。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打磨质量、生产效率,还是人工劳动条件,种种因素都促使研磨行业对自动化和机器人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10月18~19日举办的“2016中国机器人研磨工业创新峰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需要我们快速找出解决方案,并且是*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这一方面需要我们企业的自身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个像我们今天峰会这样的、凝聚了由设备、材料、技术、工艺等各个方面企业所参加的更大的平台来加强沟通,从彼此的需求和经验中得到启示,谋求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顺应市场需求推进“机器人+”模式

  本次峰会以“科技驱动,智研未来”为主题。宋晓刚指出,2015年,中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销量突破了6.8万台,已经连续3年成为全球**大市场。而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迅猛的增长,主要原因有三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新的发展战略;而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机器人的应用,是实现新战略的重要途径。

  第二,中国有着规模*大,门类*多的制造业,为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也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第三,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和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工业基础。因此可以说,市场的需求、应用的拉动,是中国机器人发展的*大优势。

  从宏观发展的角度,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郝玉成提出了“机器人+”创新模式。他指出,推进“机器人+”创新模式,目标是要实现我国自主工业机器人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加快形成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通过“机器人+制造过程”和“机器人+管理过程”的深度融合,在复杂工业中实现广泛创新,提升我国自主工业机器人的创新水平。

  郝玉成指出,推进“机器人+”创新模式,要着重突破三个技术——工业机器人创新技术、周边设备的开发技术和软件模型的研发技术,其本质是要改变制造业的内涵和外延,改变生产方式。而“机器人+”创新模式从重点领域上来说,要提升“中国制造2025”所制定的十大重点领域的高端创新水平,要构建起行业创新生态系统,要通过创新驱动引领,来赢得“机器人+”。在谈及创新驱动引领时,他表示:“优秀的领导或企业家,要有塑造优秀员工和团队内在驱动力的品质和能力。以创新核心技术形成的驱动力,是这种优秀品质和能力的体现与提升,是赢得智能制造的重要领导力。”

  突破产业瓶颈推进终端市场应用

  研磨,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而机器人在这一制造工序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无论是打磨、抛光,还是去毛刺,如今都可以看到机器人忙碌的身影。作为是工业机器人众多种类的一种,打磨抛光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件的表面打磨,棱角去毛刺,焊缝打磨,内腔内孔去毛刺等工作。使用打磨抛光机器人对于提高打磨质量和产品光洁度、保证其一致性、提高生产率、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为材料领域的世界巨头,3M公司在研磨行业的历史积淀已经超过了100年,其产品包括种类丰富的磨削砂带、纤维砂碟和小型磨光机、砂光机、打磨机等。“3M虽然不直接做机器人打磨工作站业务,但我们会与客户、集成商一起开发机器人打磨工作站,与客户一起工作研究自动化研磨的可行性。我们在这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3M中国有限公司资深研磨技术工程师张志军介绍道:“其实磨削的本质就是两种材料的相互摩擦,参与摩擦的材料会根据自身的硬度、韧性产生磨损。因此,通常情况下,磨料的硬度要大于被加工材料的两倍。”他向与会代表详细剖析磨具的选择难题。而3M中国研磨技术专家JohnBarry则告诫大家,自动化研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整个打磨工作站,如机器人、夹具、主轴等各个组件的匹配,才能发挥出*佳效益。

  库卡机器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系统设计师翟耀平表示,人工打磨目前面临着工作环境恶劣、品质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困境,而相比人工,机器人打磨具有高危环境取代人工、保证产品一致性、降低工人技术要求、减少工人数量、生产效率高等一系列优势。因此,目前机器人在这一领域正快速发展。“抛光打磨机器人在3C行业、五金家具、医疗器材、汽车零部件、卫浴行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不过,随着各家企业的布局,目前市场竞争也正变得日趋激烈。因此必须要坚持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他强调。

  “轮毂抛光工序产生大量金属粉末,除了有爆炸的危险,平时如果没有完善的防护,工人也很容易罹患矽肺。正是鉴于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我们企业跟抛光打磨机器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锦添不无感慨。在进入抛光打磨机器人行业后,通过坚持不懈地技术创新,如今利迅达的产品已经具备适用于多种类型工件、有效减少误差和废品率、保证质量稳定下节约成本、自动化柔性打磨加工等一系列优势,在电子电器、汽车、厨卫等领域拥有了一大批客户。“不过,抛光打磨机器人在应用普及上也不是没有难题。我们经过分析后发现,一些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机器换人’,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不放心质量、一次性投入大、只改造部分工序。”霍锦添说。由此可见,虽然抛光打磨机器人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在终端市场普及上,还需克服一些阻碍。

  完善产业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来自温州的金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抛光打磨领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其副总经理贺干群在峰会上指出:“用机器人进行抛光打磨把人员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了出来,生产效率极高,可以满足客户24小时连续生产;此外,还大大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一个普通员工就可应付4、5台机器人放料,生产出的产品品质稳定、一致性强。”虽然具备如此众多的优势,但在贺干群看来,抛光打磨机器人也不是没有瓶颈。“比如,前期投资会比较大,而且要求客户的产品批量要大,产品附加值不可太低。此外,有时候在工作中,如果产品本身有缺陷、有细小的气孔、砂眼等等,机器人不能够识别。”针对这些瓶颈,金石推行了一系列持续优化方案,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从而赢得了卫浴、汽车、医疗器械、电器开关等行业诸多客户的信赖。

  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产业发展5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可以看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而对于抛光打磨机器人来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产品成本降低和产品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细分领域也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会专家表示,此次峰会的召开,为研磨行业梳理了发展方向,注入了发展动力,必将促进这一产业蓬勃成长。 

相关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更多>>视频分享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0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