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民用干线飞机,它的下线打破了长期以来波音和空客两家企业对大中型民用客机制造的垄断,获得了国内外500多架订单。在C919飞机上,就采用了贵州黎阳公司开发的发动机叶片,而这些叶片的打磨抛光正是由朱广喜和他的团队承接完成。
朱广喜从事的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抛光打磨工作,它关系到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经朱广喜手抛光打磨的叶片现在已经成功装备在多款国家重点型号飞机上,他的抛光技术也做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抛光打磨是航空发动机叶片成型的*后一道工艺。由于形状各异,叶片在经过数控机床加工后,还要进行手工抛光,并用三坐标测量仪器对叶片的波纹度、曲面扭转等进行检测,而这些指标要精确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精度。道是制造业普遍采用的测量单位,一道是0.01毫米,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9道。在发动机叶片抛光过程中,朱广喜要把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的直径的三分之一以内。
朱广喜从事抛光工作已经有35年,从学徒到师傅、从高级技师到全省劳动模范,朱广喜一点一滴地成长,都是靠刻苦专研换来。
小型叶片的面积通常在10个平方厘米以内,这样小的作业面,朱广喜必须手握叶片两端与砂轮摩擦进行抛光,这个过程也不允许戴手套。而短短几秒,叶片就会产生近百度的高温,这就需要眼明手快。朱广喜说,控制温度需要靠眼睛和感知。如果觉得手烫了,这个零件就不能再往下干了,过热就会烧伤,这个零件就会报废。为了控制摩擦温度、保证叶片质量,朱广喜要在12秒钟完成这样一个叶片的抛光,这就意味着他的手臂每秒钟来回移动的频率在6次左右。
形面光度也是叶片抛光打磨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决定着发动机在高速运转中的安全性和可靠度。按照标准,一面镜子的抛光精度在0.1微米左右。而在中航工业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攻关中,其叶片的抛光精度要控制在0.4微米以内,这也意味着叶片要和镜子一样,能清楚地照出人脸。为了达到这一严格的要求,朱广喜和他的团队先后试制了多种磨料,*后选定用柔韧细密的羊毛毡作为抛光打磨的磨料。
去年,在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朱广喜和他的团队完成了12000件叶片的抛光打磨任务,所有产品都达到精品标准。天道酬勤,业道酬精。朱广喜也先后被评为中航工业技术能手和质量标兵,并获得中航工业航空报国奖。现在,厂里专门成立了“朱广喜工作室”。朱广喜也把自己30多年的经验和技术整理出来,传授给更多的青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