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假斗士”方舟子到前段时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职业打假人”,面对线下制假,线上售假,制假售假已然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现象,众人嗟叹打假太难,那么打假到底难在哪里?杜绝打假是否可行?
2017年6月,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联合报告称,全球约八成假冒产品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虽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认为该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国内“山寨成风”,各行各业都在受到假货荼毒这一现象是无从否认的。放眼整个磨料磨具行业,假货盛行并非一时一地之事,各个品牌假货泛滥,伪造品牌在市场上招摇过市,这不仅侵犯了磨料磨具企业的品牌声誉,也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蒙受损失。
以深圳市易力达砂轮有限公司为例,在2017年10月7日,工商部门接警称于中缅边境瑞丽发现易力达品牌假货,调查发现,该产品不论是从产品质量或包装等各方面都十分粗糙,一眼便可发现其为假冒伪劣产品。该企业董事长徐德全,销售经理徐中伟得知此事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理该案相关事宜。*后,虽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易力达方也表示后续会继续在打假上不遗余力,但假货公然流通于市场并售卖,如此猖獗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现状:行路难多歧路
1.假货市场需求庞大
偌大的市场存在各个层次的需求,这给假货市场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些品牌或商品有时会产生供求不均现象,当正规厂家供货不足时,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家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进货,而造假者则利用渠道商盲目逐利心理,将假货供应给渠道商,往往这些渠道所售出的商品就难以保证其真伪。
2.制假售假成本过低
根据《*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才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叶知秋,对于制假售假行为,不论是刑事还是行政处罚上相对比其危害性该规定实施力度很小,并且绝大部分制假售假者几乎不承担法律责任或缓刑比例非常高,上述种种表明现有法律法规都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促使制假售假商贩愿意冒险一试。
3.打假取证难维权成本过高
据公开报道,阿里巴巴拥有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每年在打假行动上投入超过10亿元,但因网络渠道售假的隐蔽性、如何进行金额换算、因品牌形象问题,企业不敢声张,监管部门也不好大肆宣传等问题,企业层面的打假效果差强人意,更何况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假货更是望“假”兴叹,无从下手。
4.打假政策不完善
虽然我国的法律在不断修改补充、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条款越来越多、办案标准越来越高、程序意识越来越严,但在执行过程中过分强调人文主义而忽视了保护受害人、守法公民或执法者权益。
5.消费者意识
部分消费者并不具备识别真假的能力,另有部分消费者故意而为之,对产品质量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因为自身对品牌的盲目需求或其他原因选择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在杜绝假货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
论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市场上流通的假货主要是以何种形式制作并流通于市场。据了解,我国制假售假商家主要分为三种:其一,以家庭为纽带的黑工厂或小作坊,其设备极其简陋,其成品质量低劣,基本无法长期有效使用;其二,家族式作案的皮包公司,主要采取使用虚假信息花钱注册一家公司或虚构品牌商标,使用低质**原料,根据自己的配方,针对顾客需求生产产品,其产品基本不具备包装所标注的使用性能;其三,拥有一定的企业标准和规模的已注册商标的少数企业,这类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为合格产品,但为抢占客源,会使用低质**原料以次充好或在出厂检验时采取某些不正当行为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部分企业采取降低经销商门槛等对策以应对假货横行的情况,但该举措却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制假行为。
打假已迫在眉睫,但多数企业却并没有制定出有效对策,只能沦为假货盛行后的“牺牲品”。那么作为政府部门、作为企业、作为消费者,该如何有效制止并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1.建立高效市场纠错体系
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并加重刑罚力度、加强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制裁。同时因商家不具备执法能力,监管部门应当在企业打假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帮助,这就要求执法人员需及时掌握并应用相应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能,且掌握沟通技巧,实现高效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
2.力求源头杜绝 渠道打击
消费者往往将视线聚焦在市场上已经流通的产品,但无论是线上或是线下,这只不过是假货的销售渠道而已。为杜绝假货流通,地方工商、质监、环卫、公安等部门应对可能存在假货的生产单位进行日常排查的同时,相应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企业也要相应提高维权意识。
3.全民打假
营造一个全民打假的环境,加大打假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假货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一旦买到假货或发现相关线索,主动向其监管部门申诉、举报,为营造一个全民打假的良好氛围而献出一份力量。
4.中国“质”造
归根结底,要使假货无处遁形,中国“质造”才是治本之道。在支持已初具规模的自主品牌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给予小微型企业更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扶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填补现有产品在“**格市场”上的空白。
如马云所说“法律基石永远是根,制造工厂永远是源,从根开始,从源着手,才是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从“嘴治”到“法制”的大道。”重拳出击固然重要,但从源头入手却更能事半功倍,愿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造一个“天下无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