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 “泰国大米换高铁”后,中国高铁将加速驶入东南亚。
10月12日,在中国高铁展上,国务院总理***对泰国总理英拉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其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问题受到格外关注。有铁路系统高级工程向记者表示,高铁技术涉及五大系统,目前在机车制造方面虽然有部件或配件来自国外,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国产优势,“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优势已很明显,高铁技术的输出正是建立高铁国际优势的开始”。
据新华社报道,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
中国高铁海外优势明显
10月11日,中泰双方在曼谷发表的 《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中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泰方欢迎中方意向,将适时在2013年10月11日签署的 《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与中方探讨相关事宜。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此外,中泰双方还同意通过连接经过老挝和缅甸的铁路网络,以及联通公路、港口和机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有评论指出,***总理亲自推介中国高铁技术,不仅将有力地促进中泰铁路合作,而且将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建设。
上述高铁展还显示,中国已经与泰国合作,完成了泰国首都曼谷到旅游城市清迈以及曼谷到泰国与老挝的边境城市廊开共两条高铁的预可研成果。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昌向记者表示,与泰国的合作极其重要,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局,泰国对我国的战略和交通意义举足轻重,与泰国联通可以避开马六甲海峡,因此交通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高铁的输出可以构建我国的交通要道,将来还可以与老挝进行连接,有利于推进国家的整体合作。
目前,中国已是高铁发展*快的国家,通车里程几乎相当于现有世界其他国家的通车里程总和,并仍有约1万公里正在建设,具有在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而且价格较低,这些优势奠定了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基础。
与泰国合作只是近年来中国高铁活跃于东南亚市场的缩影。2012年,中国北车集团从孟加拉国获得20列(60辆)高速铁路车辆的订单合同。除了车辆,中国北车还将出口牵引及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报道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达260亿美元。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高铁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主要源于其性价比高、技术**、安全等三大优势。一份全球高铁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需0.33亿美元,相差近三分之一。由于建设成本较低,票价也相应便宜。
专家称高铁国产化率超70%
2012年8月,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为德国西门子集团制造的高速动车组车体大部件在天津港顺利装船,踏上欧洲之旅,开启中国造高铁大部件首次进入欧洲发达国家的新航程。车体技术曾经是中国高铁引进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历经几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首次实现了高铁关键技术反哺欧洲。
在中国高铁频频对外输出时,涉及高铁的几大核心技术也受到格外关注。中国并不是高速铁路技术的原创国,很多技术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开发出来的,这其中涉及核心技术、国产率及知识产权等方面。
日前报道称,我国高铁部件落后高铁速度,国内的高铁车轮基本上依靠进口,高铁使用的轴承大多来自国外,高铁车上的电气部分也主要依靠进口或者是用外方的核心零部件在合资公司组装。
一名铁路高级工程师向 记者表示,中国高铁技术涉及几个方面,机车车辆制造、路桥隧道修建、信号控制与运行驾驶、自动化调度指挥、供电接触网等五大技术体系,“目前在机车车辆制造方面包含集成技术,有些配件或部件是国外进口,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国产化优势,集成生产也是国际流行方案”。
李红昌表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100%掌握全部技术,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像其他国家在制造飞机等产品方面都存在国际分工。
在李红昌看来,有没有掌握全部的技术与能否生产并出口、是否具有竞争力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中国高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至少已实现了70%的国产化率,相关的专利问题也已解决好,任何技术的国产化率都是个过程,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实力。”
李红昌还强调,高铁技术不仅是动车组,还有工程建造方面的既图纸设计和规划等系列问题。“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世界**,包括美国很多铁路公路都是中国在做,我们有好的技术和人力成本,这也是高铁充分的竞争优势。随着高铁的发展,产能上来后,动车组在总装和集成方面的成本会下降,高铁的后续优势会逐渐显现。